历时十多个月,3月17日,中航机电正式退市。
前一日,中航机电公告披露停牌事宜,称中航电子换股吸收合并本公司的股权登记日为3月16日,股权登记日收市后“本公司股东持有的公司股票将按照1:0.6647的比例转换为中航电子的股票,即中航机电换股股东所持有的每1股中航机电A股股票可以换得0.6647股中航电子本次换股吸收合并发行的A股股票。”
随着中航电子吸收合并中航机电一事告终,意味着中航科工旗下又多了一只千亿市值A股上市公司。
资料显示,中航电子是国内航空电子系统的龙头企业,其业务涵盖防务航空、民用航空、先进制造业三大领域,作为航空工业集团旗下航空电子系统的专业化整合和产业化发展平台,同时得益于航空产品业务的稳定发展,中航电子表现出稳定的业绩增长能力。
财务数据显示,自2010年起,中航电子的营收已连续13年实现同比正向增长。其中在2022年,公司营收还突破了100亿元的大关,3月16日,中航电子披露2022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中航电子实现营业收入111.86亿元,同比增长13.69%;实现归母净利润8.72亿元,同比增长9.17%。
其中,航空产品业务2022年实现收入98.43亿元,同比增长13.80%,占比升至87.99%,毛利率为31.25%,比上年增加1.75个百分点。
同时,作为科技企业,中航电子也注重研发,近年来,其研发支出由2017年的3.9亿元提升到2021年的8.27亿元,累计增幅达到112.25%。2022年中航电子研发支出更是达到11.91亿元,创历年新高,研发支出占营收比例达到10.65%。
公司基本面发展良好,同时也是火热的军工主题的个股,自然成为了机构的重点关注对象。基金年报显示,截至2022年末,中航电子前十大流通股东均是机构,是华夏军工安全灵活配置、国投瑞银国家安全灵活配置、富国军工主题等多只基金重仓,此外高毅资产旗下信托计划持仓公司市值超亿元。
而中航机电是国内军用和民用航空机电产品的系统级供应商,其与中航电子均参与了国产大飞机C919等多种机型机载产品的研制工作。
业绩上,中航机电也表现不俗,业绩甚至优于中航电子,2022年前三季度,其实现营业收入、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23.2亿元、10.37亿元、9.2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56%、16.74%、12.23%。截至2022年9月末,其资产总额达到359.76亿元。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中航电子总资产合计284.02亿元,按此计算,公司合并中航机电完成后资产规模将超600亿元。
在中航电子看来,两家公司的合并将为公司带来新的发展契机。中航电子在2022年年报中表示,在重大重组完成后,2023年全年计划实现营业收入294.52亿元,利润总额25.6亿元,这分别是其2022年对应数据的约2.63倍和2.77倍。
对于重组,华金证券分析师刘荆认为,“中航电子及中航机电分别为国内航空电子系统、航空机电系统的龙头企业,此次交易能进一步整合双方优势资源,发挥协同作用,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企业航空工业机载系统的全球竞争力。”